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大理会议承接公司服务电话
服务热线
139-8889-9288
所在位置:首页 / 大理地产/人文推荐 / 大理非遗文化:土陶里的生活滋味

大理非遗文化:土陶里的生活滋味

大理非遗文化:土陶里的生活滋味

跟着大理传媒公司,大理旅游攻略,大理徒步线路,大理商业演出,大理宴会策划小编一起来看看大理非遗文化吧!

在云南剑川,土陶与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剑川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土陶。

小儿一出生,先开启的是陶罐里的甜白酒。小儿五六个月大,看大人吃饭会咂嘴时,家人就用小小的陶罐给他们熬米汤,加点火腿、蔬菜,开始让他们品尝食物的味道。再大一点,陶罐里的米汤就改成软乎乎、香喷喷的粥饭。在大人的心里,米是最安全的食物,胜过一切营养品,母乳不能满足孩子所需时,他们就想方设法给孩子熬米粥、煮米饭,而土陶罐是最好的器具。引燃几块木炭,把陶罐放边上,慢慢煮着,等炭烧得差不多,陶罐里的味道也正好。

老人与陶罐,更有分不开的联系,白族有句老话“老了变成小孩子”。人老了,除了性格变回单纯,身体机能也发生变化。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老人不能跟家人一起吃硬饭,就用土陶罐焖饭吃。加一点肉末,一点新鲜蚕豆瓣或豌豆,有时候加蔬菜,半粥半饭的火候恰好适合他们的牙和胃。


病了煨药,自然要用土陶药罐。药罐跟煮食物的陶罐不一样,有点像茶壶。用它熬药,不会发生化学作用。除了药效不流失,治病效果好。

在我们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土陶罐。那些土陶罐也因用途不一呈各式各样。炖汤用的稍大,烤茶用的最小,带手柄和过滤杆。焖饭用的跟烤茶用的形状差不多,但容积比茶罐大。盛放酱菜的为一种类型,较为美观。这些陶罐的作用,在每一个家庭都得到尽情发挥。

陶缸是盛放食物最好的器具。家有土陶的人家兄弟分家,都会抢着要陶器。水酒和米、面等食物放在塑料或铁制容器里,觉得不安全,也容易变味。放进陶缸,不生虫,保持食物原有的清香,老鼠对它也没办法。

不仅如此,土陶里还盛放着剑川浓浓的生活滋味。不仅女人坐月子吃的甜酒就封装在陶罐里,男人喜欢的泡酒也在陶罐里。在纯粮食酒里加点冰糖、五味子或红枣等食材、药材,浸泡存放一段时间,就成了有益健康的保健酒。剑川人还擅长酿制生活滋味,一到冬至,就做油卤腐、豆瓣酱、韭菜花、啤萝卜、猪肝胙等滋味可口的酱菜。这些酱菜放进别的容器,就担心它们的保质期。装进陶罐,多久也不会霉变,而且味道越放越香,色泽越放越好看。

老人过世,灵柩前一直放着一副碗筷和一只土陶罐。出殡时,那些就被一下子打碎。老人们说,那是要逝者带去天堂用的,打碎了,他们就能带走。而供祖先灵位的香炉,也是土陶的。

即使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精美储物器具,土陶在剑川人的心中,还是最好的容器。我想弄清他们这种情感,问过很多人,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一个耄耋老人说,因为它们是土做的,土是他们的灵魂和根。这应该是最好的解释吧!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