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旅游攻略:2021(第二届)大理文旅论坛于4月25日在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开幕!
大理旅游攻略:2021(第二届)大理文旅论坛于4月25日在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开幕!启幕以“原来大理慢生活”为主题进行深度文旅探讨,纵向加深地域文化的挖掘;充分融合在地民族化与世界文化,全方面多维度展现大理魅力,创建独具大理文化基因的品牌形象,让每个人都充分认知到,世界只有一个大理; 活动旨在汇聚优势资源和新新力量,对文旅资源创新性融合不断进行深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引领文旅产品创新和供给、创造性转化,从不同维度探讨大理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为文旅产业跨领域融合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次论坛分为线下线上两天的论坛分享(线下开幕式 + 线上四大主论坛)。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田遇霖在开幕式上代表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田副局长表示,近年来大理州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安排,一手抓文化旅游市场的秩序整治,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明确了大理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品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
大理旅游集团董事长、大理旅游行业协会会长马金钟在开幕式中提到,大理如今已属于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灿璀璨的明珠,这离不开全国全世界游客的支持。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把慢生活要素提炼出来,可以让大家更加自在舒心的体验大理慢生活。旅游集团和协会也将与大家积极配合,把活动做好,同时希望今后跟各个层面紧密合作,将大理文创旅游发展的丰富多彩。
金翰控股集团川云平台董事长陈谦谈到,文旅的根本在文化的认同和产业的体系化,把大理更本质的美好的内容,传达给世界。如今慢生活,已经成为大理的第一标签,大理的慢生活是一种态度,无论旅游者还是旅居者,皆可在大理遇见一切想要的美好。
金翰控股集团川云平台副总经理郑武谈到,大理的文脉悠长,气息鲜活浪漫,给人幸福和亲切感。而我们倡导的慢不是时间上的速度和延长,更非某种意义上的逃避社会。我们认为的慢,是用刚好的节律与速度,创造有意义的品质生活和有趣的生活理念。
在随后的【原来大理慢生活】主题沙龙座谈中,不同行业的嘉宾带来了对慢生活和大理文旅产业不同的见解。
UNWTO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杨森表示,大理在很多历史文化古迹上是非常吸引外国人的,但因为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以及较高的出行成本,阻碍了很多外国朋友来实地体验了解当地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大理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国际链接网站,发布这里人文历史的各种讯息,多增加传播渠道,也是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浙大创新创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玲玲则认为,大理与其他地方慢生活的差异化,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真”。“真山水,真性情,真生活,”才是大理慢生活最具独特最本质的地方。而如何去支撑这种真,将它们更好的传递到世界各地,是文旅人需要去思考和行动的,要用更多方法途径,挖掘和呈现这种核心价值,吸引人们来这里发挥自身作用,找到适合自己的谋生方式,并在这片土地形成互动,让每一个在大理的人找到更加真实的自己。
金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金成学院院长朱早老师聊到,慢生活不是像浮萍一样,而是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经济共同作用下来的一种方式。它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一种选择和态度。都是同样内核用不同形态表现出来。无论龙井或普洱,快和慢是相互揉合在生活方方面面里的,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
大理床单厂艺术区艺术总监乔崎谈到,除了非常好的自然环境,人文是大理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早期过来的各地旅行者给大理带来非常多元的文化,长期且不断的影响着大理的在地文化与认识外界的思维。而各行各界的优秀人才,在大理常驻或与外地之间往返,也为大理带来了非常好的人文资源,让大理变得更好,吸引更多的人。
金翰控股集团川云平台董事长陈谦表示,慢谷的目标是希望在建设中能高品质高质量快进度,打造慢生活的社区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在这种模式下管理和引导服务,为大理增加一块旅游景点,一个支撑。引进高科技产业,建成云南省一个标杆。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民族艺术馆馆长赵云芳女士则表示,近年来大理在非遗文化上执行“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大理州文旅局在非遗文化项目上,也积极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展,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研修研培等。但这个推动的过程光靠理论研究和非遗传承人本身是不够的,呼吁社会各界举大家之力一起来做这件事。
收获咖啡品牌创始人张胤说,其实一种产品和空间的发展,可能是迎接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收获咖啡空间便是体现这样一种自由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而这种自在的心态,在大理这种人文环境下,是为各种产业赋能的重要基础。
下午【高原生态农业(咖啡)赋能】论坛,旨在将生态农业发展融入到文旅发展浪潮中,高度发挥高原生态农业优势,深挖咖啡文化,利用大理独特的地理优势,展开农业产品文化性,拓展产业外延性,打造一张亮眼的大理国际旅游目的地名片。
各位嘉宾都对此说出了非常宝贵的想法和建议。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山地未来”全球行动计划发起人的许建初博士,提出了关于“云南省咖啡农林复合系统构建机制和示范种植”的构想。从气候变化,咖啡种植生产,智能化种植和咖啡的未来四个方面,详细具体的分析了咖啡的市场前景,咖啡品质所受的影响,目前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
许博士认为,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数据化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利用国际资源,优化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的经营本地咖啡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咖啡豆。也同时呼吁中国消费者多关注非洲原产地,给咖啡原产地更多回馈。
收获咖啡品牌创始人张胤从“时间点,有形资产,市场价格,需求者,综合形象”五个方面来分析品牌价值的定义和品牌效应的重要性,提出将云南咖啡产地标签提炼出来,利用品牌运营方式挖掘品牌价值。
希望在服务和美学积累的前提下,带着责任感与温暖,把云南咖啡推到全世界,把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处理技术带回云南。
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中国区)评审柏锴表示,以前咖啡种植者和生产者,都恪守着自我感知的传统思想,现在很多人开始接受新思维模式和引进新技术,使得咖啡走上精品化线路。而咖啡比赛是促进咖啡产业链进步发展的动力,让云南咖啡豆更好更快的走向世界。
2019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冠军孙磊提到,云南咖啡品种虽然目前偏少,但通过各方努力,咖啡品质已有显著提升。咖啡从业者通过更精细的、新的处理固定品种咖啡豆方式,展现了咖啡更高的价值与特质。
2019/2021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赛区总冠军教练姜峰,希望通过选用云南咖啡豆,降低选手在比赛中的成本,让更多优秀选手参加比赛。云南咖啡豆如今惊艳的表现成果离不开咖啡链条上各方人员的努力和云南咖啡产业链的“三新”综合发展。通过发展精品咖啡豆的同时带动商品咖啡豆,从而带动云南经济发展也是咖啡人的初衷。
2021年CBC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总冠军潘伟谈到,选用云南咖啡豆,是希望降低咖啡消费成本,让更多人获得良好的咖啡体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将云南咖啡传播出去,融入日常店内出品,让顾客品尝到高品质的云南咖啡。
际遇咖啡创始人,SCA欧洲精品咖啡协会授权导师赵馨谈到了云南的生豆的“弯道”超车,都是在机遇和挑战下,咖啡人与中国消费者一起来实现。而国家重视投入力量,带动不同产区进行科研和培育,市场对不同处理法的高度接受,都使得云南咖啡结构进入了良性循环周期。互联网的崛起,咖啡人与大平台的合作,破圈式的推广方法也都促进了云南咖啡的发展进程。
在最后圆桌讨论中,许博士指出咖啡人需要跨文化学习,通过现代科技做精准运作以满足不同的风味,要向年轻人学习了解他们关于咖啡的心态看法,从而更快的推动云南咖啡发展。
旨在巩固洱海保护的成果的同时,以大理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点的视角,促进门票经济改革。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将大理作为全国的典型示范,将自然生态、无围墙的景区还给乡村;让美丽乡村还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旨在紧密围绕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从文旅产业的视角,为文化生态保护贡献当前最具自我造血能力的保护模式,为全国2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出可借鉴的模式。最重要的是,文旅产业的发展能让更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乡贤带动大理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旨在通过论坛能帮助文化及旅游管理者、从业者提升对文创的重视,推动资源整合,助力通过文化创意转换成的文化商品,设立文创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