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山的石雕
在大理,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小众旅游景点——剑川县石宝山。
这里“石头开花”的丹霞地貌形态各异,造化万千;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是方圆百里最负盛名的白族歌会;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葱葱郁郁的石宝山中,隐藏着17个美妙绝伦、足以惊动世界的石窟,这就是被中外史学界誉为“南方的敦煌”的石钟山(位于石宝山风景区内)石窟。
1998年,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考察石窟时,忍不住提笔写了“南天瑰宝”四个大字;我国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在考察石窟以后,顿时挥毫就写出了“神佛首选地,人间天堂山”的联句。石钟山石窟,是一部雕刻在“石头上的南诏大理国历史”,是一门集哲学、文学、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的艺术之学。1961年它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大足石窟等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宝山的石雕究竟有何魅力?一行人沿着蜿蜒向上的石板阶梯,在石钟山石窟文物保管所所长段钟鹏的带领下,走进神秘的石窟,一探究竟。
段钟鹏所长介绍,石钟山石窟包括石钟寺区石窟(8窟)、狮子关区石窟(3窟)、沙登箐区石窟群(6窟)三大石窟群,共计17窟、200多躯造像,皆依山开凿,宏伟壮观。
“石钟山石窟向世人展现了滇密经典、本主崇拜、汉地经典等题材的石窟造像,其中蕴藏着白族古代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宗教的世俗化,而且也反映了石窟艺术的地方性,以此而独殊于中国其他石窟造像题材。”
他谈到,200多尊像中,除南诏历史人物雕像外,还有释迦牟尼、八大明王等佛教造像和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雕像,无不栩栩如生,充满朴素的民间生活气息。
石钟山石窟有哪些南诏的历史人物?
跟随段钟鹏所长的步伐,我们看到,一号石窟为“南诏王异牟寻造像图”,异牟寻及其侍从、官员的衣冠相貌、生活用具等等,无不逼真,它真实地记录了八、九世纪南诏王国宫廷的政治生活,是研究南诏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二号石窟为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图”,全窟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了16个不同人物,场面宏大,布局严谨,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细腻,是石窟雕刻中历史文物价值和雕刻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窟。狮子关区石窟的三号石窟则为“波斯国人”,虽头部被毁,但其旁边的“波斯国人”石刻足以说明: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大理地区与东南亚、西亚各国就保持友好往来的联系了。
“石钟山石窟的另一独特之处是展现了自成体系的白密信仰特色。在梵僧传入密宗基础上融合了本土信仰,呈现出汉、蒇佛教、道教等多元文化,开创了明王堂等石窟。”段钟鹏所长说。
除了反应当地的历史文化,石窟的佛造像也以其瑰丽的造型堪称艺术经典。
五号窟的“《维摩诘》问疾品造像”,展现了《维摩诘所说经》中的经典场景;同时石窟中的维摩诘面带愁容、无美髯、坐于山岩之间,此形象与自东晋画家顾恺之始作以来,维摩诘面有美髯、执扇凭几而坐的经典形象大有不同。
六号窟的明王堂造像场面宏大,是石钟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窟。而更为珍贵的是窟中在释迦佛祖及弟子的两侧雕凿了完整的八大明王的全身像。八大明王源于《大妙金刚经》,是八大菩萨所化现的忿怒相。国内以明王为题材的石雕造像,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四川大足宝顶山石窟中的十大明王造像,而后者为半身像且年代较之更晚,因此可见石钟山石窟中明王堂造像的珍贵程度以及在国内造像艺术史上的地位。
总之,石钟山石窟作为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遗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