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软件上搜索“剑川县甸南镇”“木雕艺术小镇”“滇西北非遗之旅”“剑川黑陶与传统柴窑”,关键词中藏着一条小众精品旅游路线: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木雕”传承基地天艺园木雕博物馆、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相邻,人们从剑川到沙溪的途中,常会拿出一天时间在甸南镇体验木雕和黑陶制作。
绿荫小道边,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的剑川姑娘段子玲现正在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制作一只土陶器皿,准备自己一年后的毕业个人作品展。每逢周六赶集日,2公里长的“陶制品一条街”便会吸引来不少游客。董月畅和董志明父子俩都是剑川白族土陶制作技艺的县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儿子董志明原先做了十多年木雕,如今同父亲一起,将黑陶从大瓮大缸的实用大件转向研发瓦猫、烤茶罐、烟灰缸等小件工艺品。用鹅卵石将陶坯表面打磨抛光,借鉴银铜器的花纹在陶坯上敲打出锤纹……随着订单增多,村里亲戚邻居20余人都来帮忙生产。而非遗+旅游研学模式更是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去年春节期间,黑陶体验馆仅体验项目营业额就达到18万元。
在喜洲古镇四方街附近,有一个“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是大理州非遗传承发展百花齐放的集中呈现。展馆分为甲马版画艺术馆、百工馆和喜洲老街三个区域,详尽梳理了喜洲及整个大理地区的民艺文化。策展人田飞毕业于四川美院,定居大理喜洲十年,从城市记录与书写,到开民宿、开咖啡馆,再到成为博物馆策展人,自然而然地投身家乡建设。
甲马艺术馆前,有一副巨大的甲马群像,将大理地区各个村子的不同本主以甲马版画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结合了白族本主文化与省级非遗甲马两项民间艺术。曾经菜市场上两三毛钱一张的甲马,如今通过完善的传承保护体系,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酒吧、民宿、文创产品中随处可见,成为装点生活的时尚元素,成了外来游客关于“大理印象”的重要视觉元素,也是了解大理民间智慧与美学的窗口,广受年轻人追捧。
在匠志集,不仅能看到策展人田飞的种种奇思妙想与艺术装置,还能动手体验多项非遗,大理凤仪“泥人苏”苏龙祥、鹤庆白族手工造纸传承人尹旺松、巍山“和悦宣香”手工香传承人杨汝宣、喜洲古法扎染品牌“蓝续”创始人张翰敏……20余位非遗传承人进驻喜洲民艺中心,涵盖九大工艺。苏龙祥向记者展示了一座精美的巍山彝族南诏宫廷女性的面塑形象,“通过将原先3种面的配方改良成8种面,增加材料的透亮度与韧性弹性,使面塑的存放期从一周延续到可保存数百年不坏。”苏龙祥说,他还与大理众多的咖啡店合作用咖啡渣制作瓦猫,“瓦猫与洱海蓝扎染、甲马、木雕、剪纸等工艺相互借鉴,瓦猫形象与婚礼、潜水多个行业联动,实现纯手工制作与定制化生产的结合,目前已有300多款产品。”
“听说剑川木雕可以‘雕得金龙腾空飞,刻出雄鸡报五更’,看起来果然名不虚传”。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非遗博物馆展厅内,前来参观的客人被展出的剑川木雕鬼斧神工的技艺折服。
车水马龙的大理市中心里藏着一方古朴的白族院落,三坊一照壁的传统建筑格局把天空框出一块蓝白相间的“画布”,如同一块白族扎染方巾,清新典雅。
这便是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浓缩展示出大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制品,展馆精彩程度可见一斑。
核心展览区设有序厅、“乡愁纪念册” “精神家园的守护人”“白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千锤百炼的技艺”“巧同造化的技艺”和白族堂屋等八个展厅及一个非遗活态展演舞台,展出展品1000多件。
为了充分展示大理非遗的独特魅力,展览充分运用全息幻影成像、电子地图、多位媒体展示、微缩场景、玻璃钢人像、3D画等综合陈列手段,丰富了展览内涵、延伸了展览触角,让无法搬运复制的非遗项目也能拥有展示的窗口。
自序厅而游览,初步了解大理非遗类型、分布以及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世居民族的基本情况,领略苍洱毓秀,多彩大理。
大理三月街、白族民居彩绘、白族三道茶…… 跟随一系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脚步,翻开“乡愁的纪念册”;跟随被称为 “精神家园守护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了解甲马纸、白族火把节、洞经音乐、白族本主文化和民族刺绣等具有代表性的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展馆中,市民和游客能够通过观看白剧的展览,了解我们的白剧、白族吹吹腔、白族大本曲等内容,还能利用全息影像、点播查询系统等辅助手段身临其境感受白剧魅力。”大理白剧团团长姜果介绍道。
大理非遗博物馆还建成博物馆智慧服务系统,在主题为“千锤百炼的技艺”展厅里,游客对准扫描展览品前方的二维码,就能对国家级非遗项目锻制技艺有更进一步了解,观看鹤庆银器精湛的工艺和传承人的匠心精神。不仅如此,游客们还可以通过下载App、关注微信公众号、利用导览机、导览笔和讲解员免费讲解等多种方式选择参观导览、进行线上互动,享受智能化的参观服务。
以剑川县为例管窥大理州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路径,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跳菜、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打歌、弥渡民歌、大理白族三道茶……从“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场所-文化生态区”层层递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的特定区域就是 “文化生态保护区”。2011年,大理被公布为全国第11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过多年建设,于2023年1月正式通过验收,大理州29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被授牌纳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目前大理州有四级非遗项目7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位列全省第一;有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12人,数量居全省前列。建成非遗保护利用设施233处,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下设大理、鹤庆、剑川3个基地)、非遗馆6个、综合传习中心9个、传习所(点)178个、非遗工坊37个,11个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通过评审,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创建成效显著,成果转化运用和共享取得积极进展。
大理的文创市集、田园市集、音乐市集等成了现代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部分,大理州利用三月街民族节、国际博物馆日、“有风小院”推介活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新闻发布会等,开设非遗市集、设置非遗展位,邀请非遗传承人,推介剑川木雕、三道茶、白族布扎、永平咸菜制作技艺、大理三弦制作技艺、大理鲜花食品传统制作技艺、云龙诺邓火腿、南涧无量山火腿等非遗项目及产品,吸引游客纷纷驻足购买伴手礼,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挖掘整合利用非遗资源,大理州探索“非遗+旅游”发展模式,建成十余个“非遗+旅游”示范点,推出《“非”游不可》节目,从“非遗市集”“非遗街区”到“非遗旅游线路”,让更多人知晓“到哪里,找谁,怎么玩”,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转自: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