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大理会议承接公司服务电话
服务热线
139-8889-9288
所在位置:首页 / 大理名胜景点 / 龙尾关----大理最后的茶马古道

龙尾关----大理最后的茶马古道


风花雪月的大理,游人了解最多而且必去的估计就是苍山脚下洱海边,毕竟,风光秀丽又浪漫多情是许多人梦寐的神地。
然而,龙尾关,这座始建于南诏国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关隘却还静静矗立在西洱河畔,苍山依旧、洱海还在,近在咫尺的大理古城已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们似乎忘记了龙尾关的存在。
2023年1月11日,我们从西洱河南岸,走过黑龙桥,来到龙尾关前,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龙尾关城楼高高在上,想象一下南诏国时代,城楼上官兵林立,刀枪剑戟,滚木雷石,张弓搭箭,吼声如雷,旌旗招展,很有画面感。



                                  进入龙尾关的西洱河

                                      龙尾关关隘


                                          龙尾关城门洞

街口拥挤不堪,各种买卖堆满了窄窄的街的两旁,包子铺的面点还冒着热气;卤菜的肉香扑鼻而来;老字号的小吃店一看就是非遗手艺;还有老大妈摆着地毯卖着新鲜的蔬菜,似乎在这古老屋檐下的每一个人,都拥有着自己对生活的那份舒适。



                  桂花糕,口感不太软糯

              当地称为水果罗卜,其实就是胡萝卜

                         看官猜一猜

                         似花非花





沿着长坡,我们走近了龙尾关遗址,龙尾关也称下关,不知道以前常喝的下关沱茶是否起源于此,不过,既然龙尾关是古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而茶叶又是最主要的贸易物资,那下关沱茶似乎应该就和这里有关系了。一路想着,思绪万千,这次的大理之行,从巍山古城到剑川的沙溪、剑川古城,不知不觉,我其实就是沿着古茶马古道在走,只是惟一区别,古人是驼马,我却用的车轮子。




龙尾关的建筑都很低矮,门脸不宽,很简朴,我和一位在门口正给狗洗澡的小哥闲聊,他告诉我,别看门脸很低调,屋里可别有洞天,规整的四合院、小天井一应俱全,妥妥的深藏不露。





龙尾关依山而建,如果从空中俯瞰,龙尾关就如同一片巨大的树叶,树柄是穿城而过的中承街,中承街两侧几十条不规则的小巷则是树脉,叶肉就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古朴、沧桑、厚重,而弥陀寺、普济寺、文庙等众多文化历史遗存是挂在树梢上的风铃。




   龙尾关有口古井,当地人称为二井,据说,每天提桶接水的人络绎不绝,我们去时,看见当地人大桶小壶来来往往,有的还用摩托车托运,询问当地人,得知这是一口千年古井,终年不枯,当年南诏国就是靠着这口古井苦苦抵御着外敌入侵。我用勺舀了点水喝,既不冰冽,也不甘甜,感觉就像自来水。



一座城市需要烟火气,因为它是城市的过往,一座城市更需要灵魂,因为它是城市的根脉。我每次去到一座城市,最喜欢寻找的就是城市的古街,触摸着斑驳的墙壁,看着满布青苔和杂草丛生的青色瓦顶,感觉就是在和历史对话,让旅途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分烦躁,人生苦短,让脚步能慢下来也需要勇气。

转载自山那边是海hy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90号